盡管11月11日還未到,但快遞公司早已進入“雙11”狀態。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快遞公司了解到,快遞公司已經進入戰備狀態,單數量已經增加。同時,電商企業已經預售的商品已經完成配貨,進入到離顧客最近的倉庫,只等雙11買家付款后即刻送貨上門。
訂單陸續增長
電商提前促銷致訂單量有所增加。京東快遞員孫師傅表示,目前每天的派送量已經增加了近1倍。
據了解,今年“雙11”各大電商平臺提前促銷,拉長了雙11的戰線。京東的促銷已經從11月1號開始促銷,計劃到11月12日結束。淘寶、天貓的促銷也分品類開始預售。
圓通速遞、百世快遞和全峰等多家快遞企業負責人也表示,訂單量陸續增加。一位快遞公司的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近段時間我們的訂單量增長20%-30%”。
上述快遞企業的負責人也表示,在江浙、廣東地區快遞訂單量增長較為明顯。北京商報記者也采訪了一個江蘇常州的快遞網點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現在每個快遞員平均送貨量在170-180件左右,比前幾天多出30-40件。”
預售商品提前分撥
值得“剁手黨”高興的是,雙11前夕,快遞企業開始將預售的商品打包準備發貨。百世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表示,由于電商企業提前促銷,快遞企業已經開始將一些已經交完定金的商品打包準備發貨至買家最近的網點。“這些商品包裝后從我們的供應鏈倉庫發貨,不需要再經歷揀貨、配貨、包裝等流程,配送時間大大縮短。”該負責人表示。
盡管各電商平臺從11月1日開始已陸續推出各類促銷活動,但不少消費者仍期待雙11當天的狂歡節,因此觀望者增多,導致大促前訂單量驟降。一位負責為北京一所高校配送的孫師傅表示,“我們原來每天的送貨量在80-100件,而現在卻只有30-40件。雖然很多商家的促銷活動已經啟動,但價格并沒有降,只等11號才真正降價。”不僅如此,在這所高校的菜鳥驛站接單量也有所減少。
葉志榮表示,學生的網購行為在這段時間受雙十一影響比較大,攢單到雙十一再下單。“學生的可支配收入、購物的類別(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時間的充裕程度,這些都與社會上的其他人士存在差異。”葉志榮分析稱。
背后黑科技支持
為了保證買家盡早、安全的收到商品,“雙11”期間,干線運輸和倉庫分撥環節都在使用“黑科技”提升運輸的精準度和高效。
倉庫機器人從去年開始應用,目前已經在百世云倉和菜鳥網絡的倉庫使用。機器人顛覆傳統倉庫“人找貨、人找貨架“的陳舊模式,實現“貨找人、貨架找人”。機器人在接收到訂單后,通過智能系統選取的最優路線駛向存放貨品的貨架,并將貨品從巨大的倉儲區搬運至員工配貨區。配貨員從電腦提示的貨位上取下所需商品即可,大幅縮短了配貨時間。
在干線運輸上,一些干線物流企業和外包企業利用幾年沉淀下來的大數據,對運輸車輛的流向和流量做智能規劃。運滿滿通國對大數據的分析,降低車輛空駛率近10個百分點,司機的收入也增加20%,提升整體的物流效率。
另外,融合了大數據分析、云計算、智能終端、圖像處理技術等多種技術的自動分揀系統,該系統可以將包裹分揀準確率從全人工分揀的80%提高到99.9%以上,分揀效能提升4倍。今年雙11,百世將有33臺風暴自動分揀系統在全國24個不同地區投入使用。韻達自動分揀系統也在上海、蘇州等大型分撥中心投入使用。
|